对于米粉,广西人似乎特别钟情。广西四大米粉,就有柳州的螺蛳粉、桂林的桂林米粉、梧州的炒河粉、南宁的老友粉。在广西,但凡有餐饮之处,几乎都有米粉店,有米粉店之处,几乎都能见着螺蛳粉——哪怕是到了桂林,满街的“桂林米粉店”里,螺蛳粉从不缺席。
螺蛳粉凭什么称霸广西江湖?就凭那一缕销魂的螺香。
螺蛳粉里,为何不见螺蛳?
一碗正宗的柳州螺蛳粉,乍看就是一碗大杂烩素面而已:
汤粉上铺了酸笋、酸豆角、花生米、油炸腐竹、*花菜、萝卜干、青菜……泼点辣椒油,满口鲜酸爽辣,回味无穷。铆足了劲儿,嗦完了一碗粉,却始终不见螺蛳,怎么回事?
原来,螺蛳已经“化”在了汤底里。
螺蛳粉的“核心技术”,一是汤底,二是酸笋。螺蛳特有的腥香渗在汤底,标志的“酸臭”则来自于酸笋发酵产生的气味,两者相遇,融合成为一种叫人食指大动的味道,堪称柳州人值得自豪的创造发明。
柳州人吃螺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2万年前,有白莲洞人类遗址为证。
白莲洞人类遗址位于广西柳州市东南郊12公里的山麓,在这里,人们发现了2万多年前的螺蛳壳,而且有充分的考古证据证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吃螺蛳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原来,柳州人世世代代都好这一口。
这也就不奇怪了:当吃粉成为广西主流的时候,螺蛳便也就有了新的机遇,螺蛳粉出现以后,便成为柳州的名片。
上哪找最正宗的螺蛳粉?
在柳州,螺蛳粉店遍布大街小巷。
吃哪家?
你可以四处打听、可以“凭感觉”、可以掏出手机查看网评,等等。
其实,作为植根于世代的本土味,大体都不差。
而且,现在的螺蛳粉,有了更多的花样:比如说,可以加带壳的螺蛳、螺蛳肉、肉片、卤蛋等等,可根据自己的口味进行搭配。
随着城市面貌更新改良,螺蛳粉也从旮旯店上升到整洁明亮布置别致的餐馆,任君选择。
此外,还有人把螺蛳粉做成了“技术流”:湿粉与浓缩的汤料干包真空包装,便于运输和煮食。这样的螺蛳粉,可以作为“手信”,捎赠亲友。
虽然未必能跟现做的相比,却也成功把这一口“柳州味”送到了更多更远的地方去。
3天的柳州街头漫步,我悟出了一个妙计,屡试不爽:不要留恋大商场、街边旺铺,到了饭点,就往巷子深处去,哪家小店里的食客有老有少、时而老板还能跟他们唠唠家常的,就可找位置坐下了。
适用于对于对环境要求不高、追求“家常”味的人。
这个曾经的“工业重地”,经历了惨痛的污染代价之后,又以惊人的耐力和决心,还原了绿水青山,从乌烟瘴气到跃进全国“最干净城市”“宜居城市”前十。如今的柳州,有碧绿的柳江穿梭环抱、山峰点缀于其间,有桂林山水的风韵,有现代都市的繁华,却仍保有宁静休闲。
网友评论:“柳江环抱的柳州就像一盘装得满满的炒螺蛳”。
本文来自《食尚健康》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