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能竟摄影/徐根六
·1·华林初探
元至正九年()仲春的一天下午,在离富春江支流大源溪出口处百余步的埠头上,从一只游船舱内走出一位长者,中等身材,头戴方冠,身着深色道袍,挎着*色搭袋,由船家相陪着沉着稳健地过栈桥,抬脚跃到岸上。
早候在江边的几位绅士、法师迎了上去,长得方头大耳的高个子绅士双手接过对方的搭袋后,笑呵呵地说:“子久兄,欢迎,欢迎。”
公望轻松地凝视着对方,高兴地作答:“贞居子(张雨的道号),劳驾,劳驾。”说罢去轻轻地拍对方的肩。
张雨面向身边中等个儿的儒者对公望介绍:“东道主李康处士,书画琴弈样样精通,人称李孝子。”
李康则向子久拱拱手说:“过奖,过奖,请仙官多多赐教。”
公望回礼说:“不敢,不敢,客气了,客气了。”
张雨又介绍了华林寺的主持慧智法师,主客都行了礼。
沿着乡村小道,公望时时放缓脚步,左右欣赏看田园景色:田间三五成群的采猪草的小姑娘,草滩中骑在牛背上逍遥自在的牧童,溪流中汰洗衣物的村妇,蜷在墙根下摆龙门阵的老翁老妪,公望看着都新鲜,对方也伸头观望。
他们边走边谈,公望渐渐感到这里的春光异常和煦,人也变得神清气爽脚步轻快。
慧智法师在斋房请客人品茗,大家围着厚重的樟木大圆桌,公望左边是慧智法师、右边坐着张雨,李康与公望相对。
桌上五只红漆果盘上有樱桃、瓜子、大杏仁、香干、花生。
煮的茶是刚从后山采下自制的烘青,在高脚白瓷茶盏里朵朵新茶,如寿眉,如雀舌,如莲心嫩绿嫩绿的,上升下沉着,清香四溢。
公望饮了一小口,撇撇嘴,立马浑身舒坦。他对李康赞许说:“潇洒桐庐郡,春山半是茶。轻雷还好事,惊起雨前芽。”又饮了一口含在口内许久才慢慢咽下,望着晶莹的茶水,说“好茶好茶,想必定有好水。”
慧智接话:“水取自敝寺后山的香泉,仙官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张雨插话,“子久兄寄心名山佳水,香泉是一定要去的。”
公望环顾众人点点头,表示感谢。慧智见公望很少动用桌上的果品,突然记起,这些果品对上了年纪的人,算是怠慢了,即向一旁侍候的沙弥耳语,不久他用托盘端来一碟枣红的果脯,放在中间,慧智起立说:“这是本寺自制的天枣,请各位品尝。”
公望想,莫非所有寺院都会自制天枣用来待客?便要了小竹签挑了一小片进口咀嚼,望着诸位连说:“甜而不腻,糯而不黏,上品,上品。”特地转向李康说:“处士也尝尝。”
李康接话:“这天枣可是华林寺的特色食品,山前山后都生长着。经过慧智师父九蒸九晒,成了宝贝。”
“‘扫除白发*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诗圣杜甫也十分推崇它。据说某地一个土财主家的丫环,因躲避东家逼婚,逃入深山老林,以野茶野果充饥。后来她见到一种野草叶子长得像春天的柳叶,如美人的眉毛,就掘其根吃了,竟久不觉饥。一天在大树下休息,听到附近有响动,以为老虎来袭,急忙跳起,竟腾空而起跃到树上。天亮后下来,她身轻如燕。几年后,有人碰到她,想抓住她,她一会儿就能跃上山顶。她吃的就是天枣,也叫仙人余粮。”张雨滔滔不绝地讲起传闻来。
李康笑着点点头,真的挑了一片举在手上,品尝后说:“好味道,土名叫九蒸姜吧?”停了一会他转了话题说:“借方外诗人张雨兄的面子,仙官才能莅临敝处,此地江宽波平,两岸青山云叠绵亘不断。欢迎仙官在山水间走走,吟诗作画、下棋、吹箫或者去江边垂钓,守候日出日落,风来雨去,我们定会相伴左右。”说完他看看天色,望着张雨,那眼神是征求对方的意见,该告辞了,晩饭可能已准备就序。
慧智也不挽留,就送客人走出斋房。李康在前,公望与张雨并肩跟着,离开华林寺,立在门前的青石台阶上,公望干咳一声,示意李处士脚步放缓,他好奇地注视着山坡上林地间一株枝繁叶茂一个蔸上长出三个身子的松树。
公望走向前,摸模树身,摘下一枝嫩绿的新长的松针放在鼻前闻起松香味,他想这不就是,云林《六君子图》中的松树?转身问张雨,“长得如此特别,有名吗?”
李康说:“请仙官赐名。”
公望回谢说:“不敢,不敢。”他明白华林寺香火兴旺,多有名人雅士光顾,不可能没名,况且树下香烛焚过的痕迹历历在目,可见善男信女是对它顶礼膜拜了。
慧智补充说:“有一年大雪之夜被盗伐过,可来年春天又并起三株,人们都称它为刘关张松。”
公望听了连连称赞说:“好,好。”
·2·富春江人真是有福
由于公望处处好奇,再三驻足,引来远近不少人的观望。
他们听说一位从大地方来的高人,知天文地理,懂儒释道,又是位老寿星,他的到来或许会给村里带来好运。
在李康的引导下,三人朝高坡上一处壮观的院落走去,就近,院落前开阔的空地中,两边旗墩上旗杆直插蓝天,彩旗微微摆动,旁有石狮守卫。
正中台阶正对大门,取自邻县淳安茶园的青色条石门框,库门中设石楣梁,光滑如镜,两边墙上分别有圆形“龙”“凤”图案的青石漏窗。
门楣之上有“岁进士”三个楷书斗方。公望步入大门,见长方形天井上雕刻细致的鼓形石墩格外显眼,在李康的邀请下,他和张雨在石墩上试坐片刻,仰望中堂上方的“世德堂”匾额。
之后由主人从左边门引进,信步浏览左右鱼池,鱼池呈长方形,栏板浮雕神鹿、神鸟、神马图案,神态逼真。四角方形栏柱头饰莲花如意图案。
池内红鲤鱼在悠闲地游动,才露尖尖角的小荷生机盎然。
在主人招呼下,公望又上台阶,进到庭院的第二进——章庆堂,经边门到后堂,经左右鱼池上第三处台阶到“此令居”,上了玲珑的假山,领略了后花园的风光,再回到“世德堂”的左客房。
“为何又是‘世德堂’又是‘章庆堂’?”公望想着。
他又回忆起倪瓒、曹知白那恢弘、典雅的大庄园。他赞赏“世德堂”亦是特色鲜明、规模宽敞、设施齐全、内涵丰富的江南名宅。
公望特地退到屋外从远处观望这块山坡地:左有流水,即青龙;右有长道,即白虎;前有鱼池,即朱雀;后有丘陵,即玄武,此为贵地。
晩餐,主人让厨子做了几道适合老人脾胃的菜肴:凉拌肚丝、香干马兰头、翡翠虾仁、蒜爆墨鱼花、清蒸鳊鱼、白鲞扣鸡、荠菜鱼圆、猪肝熬豆腐、三鲜馄饨、虎皮猪蹄。
公望喝了李康家酿的高粱烧,面色红润,,喷啧称道:“香醇、温韵。”
席上三人边饮边聊,融洽轻松。张雨、李康不断为公望夹菜。
公望歉意地说:“丰盛了,丰盛了。一样尝一口就能撑着肚子。”
因为他的生活准则是四个“八”:酒饮八分醉、饭吃八分饱、活干八分量、觉睡八分足,不敢多吃。
公望尤其称赞香干马兰头、荠菜鱼圆、三鲜焜饨的美味,连说做富春江人真是有福。
·3·人可成佛
夜里,公望一般是头靠上枕就能入睡,当夜慧智法师为他准备了一间清静、整洁的僧舍,使得睡惯草舍、荒庵的公望有些过意不去。
他躺在床上,眼前总出现下午发生的一切,一会是牧童,一会是村姑,一会是香泉,一会是三棵兄弟松。
他觉得奇怪的是山坡上还有一株高大的姐妹梅——一株老梅主干上并排长出两根茎,横柯交错,相依相偎。参天数丈,入地百年。
如果在盛花期又是怎样的繁花似锦,怎样的清香袭人?
这寺庙建筑,坐落在香泉之下的山腹中,真像一只硕大无比的大燕窝,能睡在这“燕窝”内,该多安稳、温暖。
不知怎的,他辗转反侧,眼睛睁得大大的。夜晚餐桌上几只酒盏,一只只先后走到他跟前:绛紫色,一拳粗细,二拳高低,束腰的底座,周身分别雕着春兰秋菊,夏荷冬梅。内空枣红色,光洁可鉴,尝尝杯中的酒,更是柔香漂浮。这种古藤杯,在曹知白餐桌上曾见过,只是周身花草不同。这种取材于百年古藤雕琢而成,今晚在富春江畔见到更觉新鲜。
据说高僧道济(——)曾为它写过一首诗:“熏熏然,酣酣然,果然醉了一生。昏昏然,沉沉然,何尝醒了半日。”道济在西湖边半醉半醒的美谈又让他从中见到一点自己的什么。
后半夜丑时以后,公望便被一阵钟鼓声唤醒,看窗外,蓝天上寒星闪烁,耳际却不断传来敲击木鱼的笃笃声,诵经的唵唵声。这是大僧们每天的必修——做早课。
他起床,借残余的月色循声慢慢地找到大殿,站在门边观望。
殿内灯光昏暗,慧智师父身后的比丘们身着袈裟专注地高声诵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行想行识亦复如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公望心中也跟着吟诵,一遍又一遍,全身心陶醉在经文的要义世界里。
直到夜幕消失,四周放白,随着慧智的一计磬声的敲击,声音嘎然而止。
慧智转身见到站在门外的公望,连声歉意地呼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双手合一,向公望作揖,“罪过罪过”说个不停。
公望双手合一回礼说:“我信奉的全真教教义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我们是一家子呀!”
公望见到最后一位大僧走出大殿时,他觉得两厢里似乎还有人影晃动,他便轻声同:“里头还有师父?”
慧智说,“都去斋堂用餐了。”公望啊了一声,本能地跨进大殿一侧,就近一瞧,他语塞地以手指白壁上的十八罗汉像,惊讶万分地说:“神了,神了。”
华林寺的罗汉是画像,个个形貌奇古,有癞痢头加鹰鼻的,有弯腰驼背的,有独脚的、单臂的,有人弄蛇,有人牵猴……
可是他们均有一双笑眯眯的能洞察一切的眼睛,个个手舞足蹈,甚是可爱。
既有佛法的神秘,又有常人的百态,或交头接耳、或孤立独坐、或闭目养神;有的坦胸露腹,似笑欲语;有的拄杖持珠,合十摊手;有的挖耳捏鼻,天真烂漫;有的秀头长耳,满脸胡须;有的诵读经卷,念念有词……
公望深有感触地说:“原来人人都可以成佛,不管你的出生、长相、经历如何,只要广积善业,就能吉庆有余。看,这十八罗汉,个个长得奇形怪状,又经历不同,因一心普渡众生,他们同样成了佛。”
“他们在历史上可是有姓有名的。”公望动情地补充说。
慧智介绍:相传以前有位自称画技高明的外地人来到香山,主持见了,也不加盘问就热情地招待他,包吃包住,并恳求他为寺里画罗汉像。
有一天,一位沙弥暗中发现,这位画师用一盆水作镜子,对着水中自己的脸画在第十六幅罗汉的半身上。
当画师发觉有人偷看时,即刻停止,洗了手后不告而别。留下十六幅半罗汉像。
有人猜测,画师定是真罗汉下凡,或者是已修成罗汉身,所以不愿被世俗所干扰,便自隐自化了。
一年以后,又来了一位憎人,自报家门叫贯休,是富春江上游兰溪人,能画成罗汉像图。
果真,经他的妙手勾画,不一会工夫,十八尊罗汉像终于画成。
他们是:
①第十三因揭陀尊者,今定为阿阿迎机达尊者。
②第十五阿氏多尊者,今定为阿资答尊者。
③第十四伐那婆斯尊者,今定为拔那拔西尊者。
④第七迦理迦尊者,今定为嘎礼嘎尊者。
⑤第八伐阇那弗多尊者,今定为拨杂哩逋答喇尊者。
⑥第六耽没罗跋陀尊者,今定为哈拨达喇尊者。
⑦第三宾头卢颇罗随誓尊者,今定为嘎纳嘎巴萨尊者。
⑧第二迦纳迦伐蹉尊者,今定为嘎纳嘎哈拔喇錣杂尊者。
⑨第五拔诺迦尊者,今定为拔嘎沾拉尊者。
⑩第十一罗怙罗尊者,今定为喇乎拉尊者。
第十六注荼半托迦尊者,今定为租査巴纳塔嘎尊者。
第一宾度罗跋罗堕阇尊者,今定为毕那楂拉哈拔喇錣杂尊者。
第十半托迦尊者,今定为巴纳塔嘎尊者。
第十二那伽犀那尊者,今定为纳阿噶塞纳尊者。
第九戒博迦尊者,今定为锅巴嘎尊者。
第四难提密多罗庆友尊者,今定为阿必达尊者。
公望听了介绍后,一帧帧地从不同角度反复审视,壁上的画像个个喜形于色,似乎要下来对他诉说些什么。
他感叹说,贯休又称“禅月大师”、“得得来和尚”。
他脱口而出贯休的名句:“满堂花碎三千客,一剑寒霜十四州。”
心中惊喜地说:“与大师在此幸会,造化,造化。”
他再度审视十八罗汉像时,发现其中的手势有哆嗦的痕迹。公望想,与神对接人的恐惧总多于敬畏。
十八罗汉像奇妙的构思、生动的神态深深打动了*公望的心。
他虽随张雨、李康在香山一带走动,总有些心不在焉的感觉。
慧智在十八罗汉像前曾请求公望为华林寺作画。他想自己应无用师之求的富春山长卷虽动笔数载,至今仍未完工,眼下哪有精力?他发现自己难把握富春江的神韵,画面少有灵光之气,自己对她的认识似乎还停留在:“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的层面。
吴筠从各个侧面概括了富春江山水奇异的美貌——江流时缓时急,水质清澈,青山绿树起伏夹岸,泉水激石声之妙,鸟叫、蝉鸣、猿啼之盛……
这可是八百多年前作者眼中的富春山水,今天的富春山水难道没有变化?
渔父、樵夫、船工眼中的富春江又是怎样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公望决心再到渔父、樵夫、船工兄弟中去,到青山绿水中去。
他披衣悄悄拉开房门,仰望天象:午夜的清空,一轮圆月朗照春江两岸,远眺北岸,叠峰重峦;西顾,矇胧中则平畴绿野千顷,群山环抱,形势起伏,跌落顿挫,宛如城廓;四周静谧得能听到自己心房的搏动。
慢慢地他发现圆月边有淡淡的晕,俗话说:“月亮长毛要下雨”。公望决心:晴有晴的景色,雨有雨的韵致。起程,耽搁不起。
·4·梅月斋
谁知次日清晨,张雨、李康早候在门外,待公望打开门,李康关切地问:“仙官,睡得可稳?”
公望不解地瞧着张雨,似乎是说早早的,有什么急事?
张雨笑笑说:“我们去拜访一位师长如何?”说罢就取走对方的皮袋出了门。
此时屋外薄雾未散,白茫茫之中隐约可见沿途村落房前屋后的果树绿,菜花*,溪水轻轻地歌唱,偶尔有人影晃动,“布谷,布谷”的鸣叫时断时续,高一声,低一声,让人愉悦。湿润的幽幽的油菜花香,让人难忘。
公望心里纳闷,神秘兮兮地去哪里?这儿哪来的师长?过了一道石拱桥,步行数百步,一大土堆之上有株巨樟枝叶繁茂,气势不凡。
李康说:“到了。”呈现在公望眼前的是横七竖八的屋宇坐落在田畈边缘。
李康补充说:“这里是富春江南岸数一数二的大村坊,叫深溪(深澳)。”
“你们早,欢迎,欢迎。”从大樟树旁走出一位绅士模样的中年人。
李康向公望、张雨介绍说:“这位是申屠世俊先生。”又指着客人对主人说:“仙官*公望师父,这位张雨师父。”
“欢迎。久仰,久仰。请,清。”年轻的申屠先生喜出望外地说罢就在前面引路。
公望走在路上不久心中就有种奢侈感:脚下的路是清一色的鹅卵石铺成的,中间由大小划一的青石片竖着做脊,平平整整,两边是一拳大小的五颜六色的鹅卵石,高低划一,左右整齐,直铺到两边墙脚。而墙脚又是用个头相似的椭圆形麻石砌得整整齐齐。由于年岁久,显得光滑圆润。逢叉路口或转弯处,还砌上万年青、荷花、鱼鸟、云头等图案,连街进巷。
“这里的人既会就地取材又会创新。此路似乎是姑娘们仿照山野开的花、空中飞的鸟、天上飘的云、江中游的鱼用彩丝线绣出的。”
正当公望如此想时,主人说:“请进。”
公望举目仰望,门楣上有笔力清劲的“梅月斋”三个行书大字,让他赞叹不已。公望欣喜地询问:“这不是恩师赵孟的手迹?”
主人说:“正是,正是。高祖理公建‘梅月斋’为读书之所,并集一生书画为当世墨宝。”
说话间,申屠先生热情地请客人入席,油光闪亮的紫檀木桌上已摆满各种食品。
“都是土货:糊麦馃、面羮、松烧饼,尝尝。”公望的思序正由“梅月斋”想到“松雪斋”,听说“尝尝”,才注意到桌上的这些陌生的食物。
张雨连说:“好吃,好吃。”
李康边吃边宣传起糊麦馃的做法:“要使糊麦馃形神俱佳,一要镬子深,深了散热慢,馃受热均匀;二是燃料须是火力温和的麦秆,如果用性子烈的干柴的话馃会焦。烧法也有讲究,麦糊在镬里拓时,燃料要适量,扎成把的麦秆要依湿粉的走向或左或右地拨动,湿粉渐次烤熟,馃与镬自然分离。在烤熟的麦馃上涂上些许油,撒上几粒盐,让它在镬里逗留片刻,就是一张又松又脆的糊麦馃。”
公望想:“一张薄如宣纸的糊麦馃寄托着主人浓浓的情意。”
为了招待客人,当时桌上有鸡蛋韭菜的、冬菜豆腐的、白糖的。
李康说:“糊麦馃好吃,且容易携带,上山砍柴的,带上它当中饭。”
公望想:“这对‘走四方的人’真是好食品。”想到这里,他的胃口开了许多。
主人则歉意地表示,可惜新麦没登场,新麦粉拓的糊麦馃更清香可口。
饭后稍事休息,主人恳请来客在早已准备好的宣纸上题赠墨宝——为“梅月斋”题字,李康在一旁鼓劲。
公望认为恩师的字恰到好处,自己再写岂不成了多余?
张雨见公望脸有难色,便打圆场说:“初来乍到,可否陪仙官在周围走走看看?”主人想也是,便陪客人自南而北来回走了一圈。
公望站在村口,面向西南村后远处那一峦高过一峦的山梁,问主人:“最高的人字型的郁郁葱葱,林壑深邃的那座山叫什么?”“天子岗。东汉孝子孙钟母埋葬处,后来诞生了东吴大帝孙权,故此得名。”主人介绍说。
关于天子岗的传闻,公望曾听说一二,今天能站在它的脚下仰望,自别有一番感受。
“春江两岸曾是将相王侯的诞生地,能不刮目相看?得意人生,自在山水!”
正当大家交谈时,天子岗上方蓝色的天幕上,浮现出三五成群的云朵,像刚绽放的莲花,蓝白相衬,甚是好看。
回到“梅月斋”,公望对着围墙外一株高大的正吐着醉人芳香的香橼,突然觉得此斋的建造者申屠理公正微笑着注视着自己,他拿起笔顺理成章地在宣纸上写下:“庭前寒梅吟风雨,身后青山阅古今。一峰道人子久。”
张雨也干净利落地留下“诗成云影山光里,人在寒梅痩竹间”的感受。
此时,公望、张雨都望着李康,他迟疑片刻,说:“我献丑了。”挥毫留下“饶诗书气有子必贤,得山水情其人多寿”的赠言。
告别主人时,,公望在村口再次注视了那遮天蔽日的巨樟,它的主干要数人牵手方能合围,它粗壮的根须有的裸露在外过后又扎进泥土,盘根错节。嫩*的叶子吐着芳香。树下是一层厚厚的陈叶,不时有白鹭飞上飞下。
公望细瞧,巨大的树冠下枝权间藏着大大小小的鸟巢,原来巨樟伸开的枝杈不仅荫育着众多的乡亲,还为飞禽们造就一个大村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