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青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致敬三位老人讲述父母遗体捐献的故事,有
TUhjnbcbe - 2022/11/25 22:15:00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中心花园内,矗立着三块一米多高的独立的花岗岩石碑。石碑上,镌刻着遗体捐献的意义和位遗体捐献者的姓名。石碑中间,一株万年青郁郁葱葱,上面悬挂着同学们写下的祝福卡片。

清明前夕,近位浙江大学医学院师生们来到石碑前,将手中的菊花一一放在石碑周围,集体默哀一分钟。队伍中,还有稚嫩的小学生和头发花白的老人,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在碑前肃立,感恩“无语良师”们的无私捐献。

缅怀仪式后,无语良师徐陬之女徐鸣,章浩祥之子章建国,陈锡臣、王梦仙之子陈天来向师生们讲述了无语良师遗体捐献背后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徐鸣:我的父亲捐献了,我也要捐

徐鸣的父亲徐陬年毕业于浙江医专,曾参与创建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后任院长。年,徐陬遗体捐献给浙大,用于医学教学研究。我爸爸说的非常简单,等我眼睛一闭,白布一盖,往医大(浙江大学医学院前身)一送,很简单,你们也不用花多大时间。

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徐鸣也和父亲一样踏上了学医之路。当时,学医的条件十分简陋,没有阶梯教室视频教学。每到解剖课,常常是几十位学生围着一张解剖台,看着老师操作。最近一圈的同学还能看到老师操作,后面的就看不清了。这让我知道了遗体捐献的重要性,现在的遗体远远不够。徐鸣说。

去年3月31日,徐鸣签署了遗体捐赠志愿书,并嘱咐家人,到生命要结束的时候不要抢救,把遗体捐给学校,如果器官还派得上用场,就捐给可用的人。

爸爸说,情愿在我的身上划千刀万刀,也不愿在以后的病人身上划错一刀。我和我爸爸的想法是一样的。徐鸣说。

章建国:父亲遗体捐献、骨灰洒江,向传统挑战

章建国的父亲章浩祥是位老革命,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又响应国家号召,回乡在农村基层岗位上,一干就是一辈子。退休后,章浩祥觉得自己老了,别的事情做不了,但可以捐献遗体,支持医学教育事业。

说实话,作为子女,我们内心是很矛盾的。章建国刚得知父亲想要捐献遗体时,心里十分不同意,受到落叶归根、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少有人会理解这种做法,我们子女面对的将是向传统挑战。

章浩祥的坚持改变了子女们的想法。他还留下一封遗书,写下了三个心愿:去世后立即报请浙江大学医学院捐献遗体;缴纳最后一次*费,共计元;骨灰洒江,不建地占坟。

父亲说,人生一世,来自自然,回归自然。中国人讲的孝顺,是以顺为孝。我们最后选择遵从老人遗愿。章建国说。

陈天来:母亲遗体捐献,为一生画了圆满的句号

在浙大,陈天来的父母陈锡臣、王梦仙是一对明星夫妻,在无语良师碑上,这两个名字也紧紧地依靠在一起。

我上小学时,妈妈就身体不好,还有严重的胃下垂和神经衰弱。50年代的时候,她就让医院,让医生们好好研究一下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慢性病。

当时,年纪尚小的陈天来还不懂什么是遗体捐献,但听母亲介绍,他觉得这是件好事。到97岁那年,王梦仙又把陈天来和他的妹妹叫到身边,叮嘱身后遗体捐献的事宜。我们都听妈妈的,这是件好事,我们都没反对,也不纠结。

有意思的是,当王梦仙向丈夫陈锡臣询问遗体捐献流程时,平时不爱开玩笑的陈锡臣说了一段生平最幽默的话:我爸爸就说,你一年都是病,质量不好的捐过去总是有所欠缺。我这个质量好的,当然要弥补一下你的质量不好。于是,他们夫妇两位一起捐献了遗体。陈天来回忆道。

我妈妈一辈子没做什么大事,但她的奉献精神和大爱精神,为她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陈天来说。

大爱无声,感恩前行

无语良师,又被称为大体老师,是医学界对遗体捐赠者的尊称。他们用自己的遗体,让学生们直观地了解人体基本知识,是医学生求知路上的启蒙老师。学生们在每次解剖课前,也都会向遗体捐献者鞠躬致敬。

据了解,浙江大学医学院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接受遗体捐献。截至目前,共有人在浙江大学医学院接收站填写遗体捐献志愿书,每年遗体捐献数量达70-80例。浙江大学无语良师文化长廊已进入施工阶段,为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弘扬无私奉献精神提供教育实践平台。

我们以生命的名义,向他们致敬。学有所思,思有所行,行有所成,我们将以此告慰无语良师的在天之灵。级临床医学系应鸿刚代表全体医学生在缅怀仪式现场郑重承诺。

参加此次活动的还有无语良师家属、浙江省红十字会代表及杭州市遗体捐献俱乐部负责人等。

内容来源:求是新闻网

文字记者:周亦颖施维凯

摄影记者:郑若愚韩申平

本文编辑:禾穟

责任编辑:周亦颖

1
查看完整版本: 致敬三位老人讲述父母遗体捐献的故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