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青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四面山岭的浙中小城深藏地道美食
TUhjnbcbe - 2022/11/12 21:17:00
青少年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qsnbdf/

「本文来源:都市快报」

寻找浙江最好吃的7座小城

美食是很多人旅行的原动力。在国庆长假前,橙柿互动发布“寻找浙江最好吃的7座小城”的征集令后,吃货橙友们纷纷留言,送自己的家乡上榜,掀起了一波“谁不说俺家乡好”的小高潮。

橙友“你是个好人”:浦江的麦饼一定要去尝尝,非常便宜,素馅5元,肉的也就7元钱。麦饼馅是随着时令蔬菜改变的,冬天青菜萝卜,夏天南瓜苦瓜,其他地方元宵节吃汤圆,我们这边就吃麦饼,寓意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就可以看出它的地位了。

橙友“阿松”:怎么能少了浦江的牛清汤呢,生津养胃还便宜,酒后一碗5元钱的汤下肚,酒气能去掉一半。

橙友“小静”:家乡浦江一根面当仁不让,每次回去都要吃上一碗,过过瘾。

橙友有心,那我们就用心,走,第三站,我们去浦江。记者董齐制图李雪雪

说起神笔马良,相信70后80后都会有一段美好的回忆,而创造马良这个形象的是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洪汛涛,他的家乡便是浦江。

拥有多年历史的浦江,有距今万年的稻作文明“上山文化”,是世界稻作农业的起源地,很多人对浦江的认识,可能更多的是因为水晶。

浙江有句民谣,形容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产业,“永康一只炉,义乌一只鼓,东阳一把刀,浦江一串珠”,那一串珠,说的便是水晶。

30多年前,4位上海师傅把水晶操作工艺带到了浦江。原本只是想找一些赋闲在家的农民代加工灯饰配件水晶珠,可他们也没想到,浦江人从这一串珠起步,发展到水晶灯饰,再发展到水晶玻璃工艺品,最终把水晶这个行当发展成当地的支柱产业,也把浦江送上了“中国水晶玻璃之都”的宝座。

其实,上海这四位师傅也曾到浙江其他地方办过类似的水晶加工厂,可都没发展起来,如今回头看,也许当年水晶扎根浦江有着非常大的偶然性,但成长起来却有着必然性,和独特的区域文化息息相关。

浦江自古书画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书画之乡”,近现代涌现出吴茀之、张振铎、张书旂、方增先、吴山明等书画大家。

因为对先贤名家的敬仰,浦江人家的孩子从小就接触书画学习,在骨子里刻上了创作的基因,对美和艺术的追求,成为水晶业发展的内在推动力。

“现在浦江水晶工厂搞创新的不是设计师,而是老板本人,这都和从小被文化熏陶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浦江从事水晶生意多年的倪忠诚说,浦江人有个特点,非常执着,干一件事就会下决心一定要做好,干到浙江第一甚至全国第一。

这份执着,浦江人同样用在食物上。

从可供百人吃的一根面,到多年历史的竹叶熏腿,还有米筛爬、擂头馃、灰汤粽、牛清汤、豆腐皮蛋花汤、白切羊肉、三豆腐(木莲豆腐、柴籽豆腐、观音豆腐)等,每一样都令吃过的人,念念不忘。

可这些美食中,似乎只有火腿走出了这片山区,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可却很少有人知道,赫赫有名的金华火腿发源地之一,就在浦江。

竹叶熏腿作为金华火腿系列中的一个独有品种,其成名比金华火腿还要早多年。其美味更是如“大家闺秀”,只愿待字闺中,在这宁静小城偏安一隅,静待世人的到来。

浦江游子也曾希望在他乡能吃到家乡美食,也有浦江人曾尝试把美食带出去,但多是铩羽而归,就如同长在浦江的巨峰葡萄一样,如果长在别的地方,就没有那么好吃。

当年著名作家曹聚仁先生以家乡麦饼招待文友鲁迅,鲁迅吃完也连说“好吃、好吃”,能获得如此认可的特色小吃却走不出浦江。浦江做了26年麦饼的陈长荣说,这么多年,全国各地慕名而来拜师学艺的不下几十人,当他们学成后到上海、深圳、广州开店,却无一人能坚持下去。

还有被游人痴迷推崇的牛清汤,一旦走出小城,似乎也找不到属于它的味道,就连一碗豆腐,把豆子带到百里之外的杭州制作,就会失去那浓厚的豆香和回甘。

因水得名的浦江,地处盆地。曾因四面山岭闭塞,山道难行,而浦阳江又多滩涂激流不通船,百姓多以务农为生,很少和外界接触往来。宋朝状元陈亮曾云:“浦江山邑,非宾客商贾之所奔辏。”

浦江的美食,似乎也只愿久居小城,不愿出远门。

除了地理环境的原因,当地美食达人王琦说,其实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浦江众多美食不像一些小吃拿在手上就可食用,而是必须堂食,坐下来安安静静地吃。

“无论麦饼,还是牛清汤、一根面,都是烫手的,你不能站着拿着吃,得放在碟子和碗里才能吃,你得有个大点的店面。”王琦说,浦江人质朴、实在,小吃价格便宜,要想去外地开店,成本高,很难坚持下去。

另一方面,浦江美食出去都是单打独斗,没有系统发展,凝聚力不强,所以也就很难走远。

这种局面,浦江的饮食爱好者都觉得惋惜,现如今一群志同道合者也正谋划着让家乡美食走出这片盆地。也许不久的将来,浦江美食会像水晶一样,走向全国。

(下转08、09版)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面山岭的浙中小城深藏地道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