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武侠小说创作按地域划分可分为南北两派,而北派武侠小说尤负盛名,从上世纪20年代扬名的赵焕亭先生,至30年代左右的北派五大家(还珠楼主、白羽、郑证因、朱贞木、王度庐)皆能引领一时风气。而南派则由平江不肖生独挑大梁,顾明道、姚民哀等虽在南方有一定影响,然与北派的几位武侠大家抗衡,依旧弱了一些。
在这南北二派之外,依旧还有一派武侠小说的存在,也就是粤派,或者称为“广派”、“南派”,多以少林人物故事为题材,自称一脉。其用早期掺入粤语方言,多不为内地推崇,因此仅在广东一地流传,而追溯其源,则为邓羽公先生于上世纪30年代即开始创作,后续有朱愚斋(斋公)、我是山人(陈鲁劲)、禅山人(冯风)、大圈地胆(*健)等跟风而作,少林一脉故事日益丰富。其中尤以我是山人最为有名。
我是山人自上世纪40年代末开始创作,写了大量的广派武侠小说,其笔下*飞鸿、方世玉、洪熙官、胡惠乾等少林英雄故事跃然纸上,从其“以通俗之笔,发扬国术,一洗东亚病夫之耻”,便可想见其写武侠小说之初衷。以下是我是山人在其《三德和尚三探西禅寺》单行本中写的序,整理出来,供同好赏鉴。
《三德和尚三探西禅寺》连载(《广东商报》年1月)
山人写武侠小说于《广东商报》,半载于兹,赖各方读者爱护,备相称许;函电交至,殷殷以出单行本否为问。稗官小说,竟蒙读者诸君垂注若是,真使山人感愧交并也。
或问是书何以与《万年青》所叙少林事迹相径庭者,山人不能不有所言矣!《万年青》作者为清代时人,而少林派又为反清复明之人物。清廷所谓为大逆不道者,若照事直书,则在清代文网秋荼之际,其不如今圣叹之罹文字狱者几希,是以作者不能不歪曲事实。故于描写至善禅师、方世玉少林英雄全部覆亡,山人不揣冒昧,搜集清代技击秘闻,用小说家言,写成是书,纠正前人谬误,发扬少林武术,非敢跻于小说家之林也。
近年来,一部分诋粤语小说为低级,文言语体并用者为非驴非马,山人之意,以为通俗小说固应如是,中国文学上有平话小说之体制,平话小说者,平常所用之普通话也。第五才子之《水浒》,何非而不用山东土白写成?第一才子之《三国演义》,又是文言语体并用之书,然则是书文言语体粤语三种并用,又岂能以非驴非马目之哉!
战争经过九年,国民于烽火连天之际,衣食居住是图,无暇涉猎文学久矣!文化水准低落,此为战后必然之现象。苟以艰涩之文章强国民接受,结果适得其反。山人之意,实欲以通俗之笔,发扬国术,一洗东亚病夫之耻耳!
中华民国卅七年三月一日我是山人陈鲁劲序于广东商报编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