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行业的产业链上游是中药材供应商,涉及种植业、畜牧业和养殖业;产业链中游是中药企业,以中药饮品加工企业和中成药生产企业为主;产业链下游是销售终端,主要包括医疗机构、药店和商超。
中药产品功效依赖中药材的品质,中药材供应的稳定性和质量高低直接影响中药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终端的满意度,因此中药产业链中游对上游的议价能力较低。由于人工培育的可进行替代的中药材品种稀少,因此中药材仍高度依赖自然资源。中国中药以植物药为主,原料的生产周期较长,种植有严格的地域范围限制,因此产量较小;加之,其受深受气候影响,供应量不稳定,尤其面对自然灾害,种植业企业应变能力有限,因此受中药材供应量变化大的影响,产业链上游市场价格波动幅度较大。
中国中药材以散户种植为主,供应量较小,因此农户对中药材价格变化的敏感度较高,农户倾向于种植价格上涨的中药材,纷纷扩大种植该品种,最终该品种中药材由于供过于求,价格暴跌;周而复始,农户种植品种变化频率高,中药材供应稳定性差,因此中游企业采购中药材具备较大风险。中药材种植、采收和存储的各个过程的技术水平影响中药材品质,目前中国中药材生产以农户分散种植为主,由于缺乏规模管理,因此农户生产中药材缺乏技术规范,质量参差不齐。
为了提高话语权,降低上游中药材供应产量、质量和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部分中游企业根据中药材适宜生长的环境,在多个地方开辟种植地,采取自行种植或在基地与农户合作种植的模式向上游延伸,从而加强对优质中药材的控制。如白云山在阜阳种植三万亩板蓝根、在云南文山州种植上万亩田七;同仁堂在玉田建设了一万亩中草药基地;华润三九已建有麦冬、附子、红花GAP种植基地。
中药概念股又可分为三大类:品牌中药、现代中药、中药饮片与配方颗粒,相关公司本人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
品牌中药:
同仁堂、沃华医药、九芝堂、启迪药业、特一药业、太安堂、中新药业、白云山、马应龙、云南白药、广誉远、片仔癀、东阿阿胶
现代中药:
龙津药业、精华制药、华森制药、太极集团、华润三九、新天药业、紫鑫药业、柳药股份、ST辅仁、千金药业、健民集团、汉森制药、新光药业、大理药业、益盛药业、ST目药、佐力药业、香雪制药、济川药业、佛慈制药、昆药集团、维康药业、康跃科技、康缘药业、中恒集团、振东制药、西藏药业、易明医药、华东医药、贵州三力、金陵药业、健康元、羚锐制药、康弘药业、亿帆医药、以岭药业、立方制药、通化金马、江中药业、益佰制药、嘉应制药、葵花药业、哈药股份、步长制药、盘龙药业、康惠制药、奇正藏药、国发股份、吉药控股、中新药业、天力士、珍宝岛、圣济堂、亚泰集团、葫芦娃、景峰医药、贵州百灵、北陆药业、仁和药业、信邦制药、桂林三金、康恩贝、金花股份、红日药业、方盛制药、海王生物、华神科技、神奇制药、吉林敖东、太龙药业、亚宝药业、众生药业、泽达易盛、陇神戎发、福瑞股份、金安国纪、*ST恒康、万邦德、康芝药业
中药饮片和颗粒:
精华制药、*ST康美、华森制药、华润三九、同仁堂、紫鑫药业、柳药股份、健明集团、沃华医药、鹭燕医药、益盛药业、ST目药、佐力药业、香雪制药、浙江震元、佛慈制药、昆药集团、寿仙谷、振东制药、易明医药、健康元、益丰药房、以岭药业、青海春天、葵花药业、太安堂、瑞康医药、盘龙药业、国发股份、珍宝岛、亚泰集团、葫芦娃、景峰医药、贵州百灵、信邦制药、浙农股份、桂林三金、红日药业、方盛制药、海王生物、华纳药厂、吉林敖东、太龙药业、众生药业、仟源医药、*ST恒康、延安必康、康芝药业、粤万年青
投资机会
中药板块中部分疗效确切的口服制剂(处方药)、品牌OTC和配方颗粒等存在结构性机会。口服制剂(处方药)方面,在当前中药注射剂受到限制的情况下,部分市场正逐步向口服制剂转移,疗效确切、质量有保证的中药口服制剂企业将有望胜出。
品牌OTC方面,目前中药在OTC市场中具备较强的市场基础,其中品牌OTC兼具品牌效应和质量保证,具备更强的竞争优势。同时,品牌OTC提价已成为常态,成为对应公司业绩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点之一。
中药配方颗粒方面,该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中药配方颗粒在产品特性上综合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优势,在*策上不受“药占比”与“零加成”限制,充分享受*策红利。虽然当前*策放开趋势已成型,但市场放开也将促使“蛋糕”变大,当前龙头企业有望凭借先发、质量和技术优势抢夺更多市场。
产业链核心公司
如何布局
认为,中药行业*策压力仍在,在标的选择上,建议偏向“轻药重医重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