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称“还魂草”,知道价值后,有山民攀岩涉险去采挖,家乡若有别不懂
热衷于乡土野生植物的探究已有数年时间了。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一方水土里的野生植物,与人为邻,休戚相关,渗透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便具有了很多与人一样精彩传奇的故事。
早春时节,山野万物都还没有显露出复苏的迹象,唯有一种俗称“九死还魂草”的植物,卷缩的身躯开始萌动,紧收的草心开始泛绿。
这应该算得上是一种传说中的“仙草”吧?曾见过街头小贩为了兜售而夸张地渲染着它的神奇,从此,便有山民为了找寻口口相传的“仙草”而攀岩涉险。
几年来的植物采风过程中,曾多次见过它成片分布在山岩之上,如此常见之物,怎被冠以仙草美誉,它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何以“九死还魂”名之?
翻阅古籍本草药书,其实,它就是蕨类植物门卷柏科卷柏属植物,卷柏的一种,属多年生常绿草本,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药效不外乎多数草药常有的功效用:活血通经、消炎止血、跌打损伤、风湿痛、哮喘、咳嗽等。
有趣的是它还有一大堆与生死相关的别名,如:不死草、回阳草、长生草、还魂草、回生草、含生草、石莲花、万年松、石花、佛手草、万年青、老虎爪、山拳柏、打不死、铁拳头、岩松等等。
先人们喜欢发挥超凡的想象力,把人类无法左右的生死之念寄托于某种能够承载长生理念之物,然而,还魂草这种植物的生长习性正好切合了这种偏好。它不需要厚土沃野,岩石上、石缝中都能容身,它不依赖于充足的水分,餐风饮露,照样生长,即便是在极其干旱的季节,一点水分也没有,它也能卷缩起身来,养精蓄锐伺机重震,即使它已经形似枯槁,假若有一点水分便能使它招魂还阳,鲜活起来。具备这些特征,足以使一种植物被神化成一个九死还魂的精灵。
从本土植物分布特征来看,被称之为九死还魂草的这种卷柏类植物,或许它不喜高山密林,不恋平原草甸,而只喜凭风独立于山巅危岩,对潮湿的气候环境或许还有那么一丝偏好。
在自然状态里,九死还魂草尽可以自我地张扬着非凡的生命活力,作为一种植物来说,遇水之后就能够复苏,而且还有那么多的传奇故事及药用价值,的确可以说是够得上神奇。
如此神奇的一种小草,于是人们就开始攀岩涉险大量采挖,将它种到花盆里,或是制作成盆景,高档大气又独特,养护又不难。不过,对于盆栽来说,最好选择一些较老的植株,因为年份较久的植株下面的枝条已经木质化,只要稍作处理株型就优美独特,再配上一个合适的小花盆,便成精美盆栽。
野外采挖这种底部木质化,较老的九死还魂草通常喜欢生长在山岩石头缝里,一般大棵的株型都非常漂亮,如果是一些贴着山坡大片生长的就不适合做盆景,因为它们一般都是匍匐在地上,没有脖子,所以不适合制作盆景,但是可以制作成山石盆景,也很独特。
它就是这样岩石缝里的一种小草,既可药用,又可观赏,虽然生命力顽强,但近年来被人们觊觎上,在人类轻轻地弹指一挥间,便魂飞魄散,含笑九泉,安有九死还魂之力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