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开工已经一个月多了,大家的状态有没有“脉动回来”?
发现菌第一个回答:没有。
身边不少同事像打了鸡血一般投入完成年KPI的拼搏洪流中,但也有不少朋友从年前说回家休息休息,可一直休息到现在,都没有回来。
是的,他们离开上海了。
类似“为什么离开上海”亦或是“为什么选择上海”的文章发现菌已经写过太多太多,理由无外乎是高压的工作状态让人喘不过气,或者高昂的生活成本让人看不到未来。而留下呢?更多了:医疗、教育、发展、人脉、多元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吃。
一想到那些选择离开上海的人,要与那些沿街串巷的美食永久错过,总不免感到可惜。
走了,以后就都不可能再吃到了;而留下,便还有十个胃等着你去开发。
01
你离开了上海
从此没有人陪我吃人民广场的鲍师傅和喜茶。
人民广场的冷清,只停留在年初的那两天。
现在,热闹繁华依旧,周末去逛街的时候差点挤到走不动道。
鲍师傅门前又排起了一个多小时的长龙,虽然时长看起来吓人,但是排队的人早已习惯。那口松软鲜嫩、细腻绵滑的海苔肉松小贝,值得你我撑着雨伞、披着雨衣也要拎回去一兜。
懂经的囡囡同样不会放过人民广场双巨头的另一半——喜茶。
这杯开启了沪上网红奶茶排队神话的店,位于距鲍师傅小店不远处的来福士广场一楼。也许比着老家不到10元的甜饮,30元左右一杯的喜茶在价格上占不到什么优势。
但,好喝,是真的;颜值高,也是真的。动辄1-2h的排队时间也是真的,由一杯奶茶催生出的代购也是真的。
02
你离开了上海
从此没有人陪我吃福州路的杏花楼、王宝和、老半斋…
来福士广场出来,沿着福州路往外滩方向走,一路上忍不住的夸赞这是条宝藏街。曾名气响过南京路的「海派文化发源地」,如今上海最著名文化一条街。
而除了沿街多如牛毛的大小书店和文墨用品小店,最诱人的还是那些鳞次栉比的百年老字号美食。
米其林一星的老正兴今年岁,稍贵的价格只有陪着姆妈老爹一起来才可放心敞开了吃。草头圈子肥而不腻,醇香浓厚,清炒鳝糊色泽油亮,鳝丝恰到好处。
岁的杏花楼,是尬闹忙的神店。
春有青团,秋有月饼。
虽然每年都会被排队好几个小时的阵仗吓着,但看多了也就习惯了,自己偶尔也会加入排队尝鲜大*,毕竟去晚的话,就只剩下被*牛欺负的份儿。
岁的王宝和酒家,有着很宽敞的双层大厅,是老一辈儿最爱和朋友聚餐约会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创建于清乾隆九年的王宝和,做蟹一绝。
色泽亮丽、蟹身饱满的清水大河蟹让每个老馋胚口水直嘀嗒,而后再小酌一口名噪中外的绍兴*酒,绝对忍不住要赞上一句,“嗲色特”!
王宝和对面的老半斋,岁,比着老正兴杏花楼他们,还算是个“小年轻”。
不过后生可畏,性价比极高的老半斋,人气比着“老一辈”有过之而无不及。
人均十几块就能吃到一碗美味的汤面,人称“天下第一光面”的刀鱼面更是一面难求,一年只卖一个多月,每年2-3月份一定要来吃,那是真鲜!
03
你离开了上海
从此没有人陪我去吃云南南路、乍浦路、昌里路的夜市小吃…
人广不远处的大世界城,是小辰光最喜欢的游乐场。疯玩过后,总是少不了拐进云南南路胡吃海喝一顿。
这条市井气息浓厚的小巷子里,短短的米,融汇了最有味道的老上海。
岁的五芳斋、岁的洪长兴、岁的德大西菜社、98岁的鲜得来、85岁的大壶春、76岁的小绍兴、还有时时刻刻在排队的排骨年糕……
有关云南南路的记忆,总是和吃分不开。
一条长长的淮海路,也网罗着上海最美的景色和最嗲的味道。
早些时候,去光明邨排队买鲜肉月饼也不用排7-8个小时那么夸张,舀一勺老大昌的掼奶油,就能十分开心。
沿街的红房子西菜馆、味香斋、老人和、哈尔滨食品厂…更是陪了老底子们好多年。
就像从初次相恋的懵懂,变成了相濡与沫的浓情,叫人不舍割离。
当然,说起美食街,还不得不提虹口的乍浦路。
这是全上海最早崛起的老牌美食街,曾经当之无愧的上海饮食时尚地标、吃货们的天堂。
只不过,终难逃老街整修的命运。
乍浦路上有名的美食越来越少,年前去的时候只剩下这些了……听说前一阵,就连“王朝大酒店”也说再见了。
△乍浦路曾经的辉煌灯火
同样难逃整修命运的还有昌里路,曾经著名的「发胖一条街」,是从魔都人心目中无法取代的宵夜圣地。
每当入夜,躁动不安的胃和跃跃欲试的味蕾都能在这得到极大的满足。
去年上半年,昌里路停业整顿,朋友圈哀嚎一片。
洪脑花、袁阿姨卤肉卷、美人万三烤猪蹄、湛江三仔烤海鲜…
曾经的昌里路宵夜霸主们,有的已默默淡出人们视线,有的搬到了昌里路的另一端。
有关昌里路的深夜记忆,最是不能割舍。
△曾经的昌里路,一到夜晚热闹非凡
04
你离开了上海
从此没人陪我吃南翔小笼、鲜肉汤圆、奶油小方…
去豫园看完最后一场元宵灯会,也算和年味儿彻底说拜拜了。
虽然摩肩接踵地有些拥挤,但想到下次逛灯会要一年之久,还是觉得难舍。
好在豫园的南翔小笼还挺不错,汤汁儿多、面皮儿薄。
也有朋友埋怨景区小笼味道不如以前,想来如果嘴巴实在是刁的很,也许亲自去南翔古镇品鲜采风,方能抚慰一丝意难平。
元宵节的汤圆是从七宝老街买的。
每次去七宝,除了拍拍古镇风景,扫街吃饭最重要。
汤圆、小笼、葱油饼,以及各种黑暗小吃……花头精那么多,应该能成为一些人留在上海的理由。
大多数魔都人提及葱油饼,第一印象多在茂名南路上。
阿大的背好像越来越驼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和着葱油烤着饼,排队的人从来只多不少,好几次急匆匆路过都没抽出时间来再吃上一回。
当然,如果有机会,也可以再去附近的田子坊逛一逛。
文艺小店溜达一圈,咖啡馆酒吧坐一坐,藏在羊肠小道的那些个网红美食小铺,着实让人流连忘返。
如果有机会,还要再去沪上大学里吃一次食堂,更不会放过在学校周边的那些黑暗料理一条街中放肆自己,校园里的青葱故事总是干净而美好。
05
你离开了上海,从此将和这些说分离…
红宝石的奶油小方,甜了多少囡囡的胃。
山阴路的零食小店,留住了难以寻觅的童年。
浦东南码头的早餐店,支撑起这里热气腾腾的一天。
龙华古寺的深秋落叶,和周边铺子相映成趣。
弄的老上海风情和沈大成糕点、寿康万年青,也蛮灵额。
……
你我都知道,魔都在吃的方面,是多么便利。
吃了那么多老字号和街边小铺,还有舍不得的西餐、韩餐、日料、印餐、泰餐……
更忘不了冬日的火锅、春天的草莓、盛夏的西瓜、秋天的*桃和葡萄……
想来是令人不舍离去的。
*本文部分资料及参考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