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宝宝知道知心密友
天气
雾霾
冬季本来就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在加上近期频繁到访的雾霾天气,使呼吸系统更容易受到侵害。雾霾中除含有多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如矿物颗粒物、硫酸盐、硝酸盐、燃料和汽车废气外,还包含着大量细菌、病毒等病原体,这也是雾霾天很容易引起呼吸道等诸多疾病的原因。
雾与霾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雾霾近些年来的趋势
1、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
2、年1月4日,国家减灾办、民*部首次将危害健康的雾霾天气纳入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
3、宋英杰解说雾霾——平常我们总说雾霾雾霾,雾霾变成了那种灰蒙蒙、脏兮兮天气的统称。但其实雾与霾有着显著的差别。相对而言,雾是湿的,霾是干的;一个是“水货”,一个是“干货”。霾本身就是污染物的积聚;雾未必是污染,却是污染物的良载体,常常是窝藏犯。
实际上,这些年雾与霾,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样是对年至年全国气象观测的统计分析,最近这二十多年,雾在显著消减;而霾在最近十几年骤然增多。从气候平均值来看,雾日与霾日之比大约为3:1。但从年的情况看,雾日与霾日之比几乎快到了1:3。
可见,以前是以雾为主,现在是以霾为主。霾已成为盟主,雾已沦为从属。
造成的伤害——我们的肺部健康
雾霾对呼吸系统影响最大,可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哮喘发作等,增加了肺癌发病的危险性。另外,雾气持续不散,会加重老年人循环系统的负担,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使慢性支气管炎出现肺源性心脏病等。雾霾天气时,空气中漂浮着粉尘、烟尘,尘螨也可能悬浮在雾气中,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这些过敏原,就会刺激呼吸道,出现咳嗽、闷气、呼吸不畅等哮喘症状。正常情况下人们每次呼吸,往肺部深处吸入大约50万个微粒,可是在受到污染的空气中,吸入的微粒比正常情况下多达倍。
使鲜肺6天变黑肺且无法复原
近期,复旦大学实验表明。“雾霾可使鲜肺6天变黑肺”研究通过大鼠解剖后发现,6天"鲜肺"变"黑肺"且无法逆转。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教研室主任宋伟民教授表示,"PM2.5颗粒对肺的损伤一旦形成,治疗的药物成本和时间成本就会大大增加,如果形成‘黑肺’,彻底消除的难度大大增加,几乎无逆转可能。"
如何保护我们的肺部健康
“老年人和孩子在这种天气里最容易受到伤害。”专家提议,对待雾霾千万不可“缴械投降”或“自暴自弃”,而应怀着“能防一分是一分”的心态,因为只要有所防护,伤害就会减少,身体就会受益。可以采取五措施:
1、动——适量且避开雾霾严重的早晚。
雾霾天在户外运动,害处大于好处,所以空气质量差时,转战健身房,做室内运动是不错的选择。雾霾在早晚时分较为严重,老年人若喜欢户外运动,可选在雾霾消散的中午来进行。同时要注意运动量应适宜而非过大,否则人体较长时间处于疲劳期,反于抗病无益。
2、穿——适当保暖十分重要。
室内温度保持在22℃左右为宜,避免与室外温差过大。供暖后,外出时要格外注意保暖,因为寒冷也是诱发呼吸道疾病的一大原因。
3、开——少开窗通风,不等于不开窗通风。
雾霾来时,要少开窗通风,但这并不意味着长时间不开窗通风。建议选择中午阳光较为充足、污染物较少的时候开窗换气,同时时间不宜过长。此外,还可以在自家阳台、露台、室内多种绿植,如绿萝、万年青、虎皮兰等绿色冠叶类植物以净化室内空气。
4、洗——常洗手洗脸,做好个人卫生。
临床上,很多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不仅源于雾霾,更源于飞沫传染,所以外出回家后,应该首先脱掉外套和裤子,洗脸洗手,将室外的病毒隔离掉。
5、戴——只要外出,最好戴口罩。
空气质量差时,外出尽量戴上口罩,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污染物浓度最高时,更要戴好口罩。
要注意的是,不管佩戴哪种口罩,一定要压紧口罩位于鼻部的金属条,使口罩与鼻部完全吻合。
雾霾天清肺饮
蜂蜜生姜萝卜饮
做法:新鲜白萝卜1斤、生姜30克、蜂蜜30克,萝卜和生姜去皮后切碎块,一同放入榨汁机打碎,加入蜂蜜后即可饮用。
白萝卜具有较强的消炎、止咳作用;该饮品还适用于肺热引起咳嗽、咽喉干痛、声音嘶哑者,这类人平时还可多食用鲜萝卜和鲜荸荠。
银耳百合饮
做法:取银耳10克清水泡发12小时,放入碗中,加冰糖20克、百合10克,放入蒸锅隔水炖1小时,拌入蜂蜜食用。
百合有润肺止咳祛痰的功效。
文章来自宝宝知道,更多孕产育儿精彩内容,请下载“宝宝知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