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青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梅溪小学获赠两件重要文物从校史中看过
TUhjnbcbe - 2023/11/6 21:14:00
    

1月20日,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浦梅溪小学的孩子们迎来了“双减”后的第一个寒假,少了这些活泼的身影,校园里空荡荡的,而在另一头,校史室却热闹不断,原来是忙着“添丁”呢。

哨子、腰扣、纪念刊、老照片……它们或锈迹斑斑,或字迹模糊,却乘着历史的厚度而来,在讲述从前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的同时,也给予这所百年老校新的灵感与启发。

跨越百年的礼物

近日,梅溪小学喜获了两件宝物。

一是只铜制哨子。它被拴在一根粗粗的麻绳上,模样小巧,主体呈圆柱形,转动起来,便能看见刻在它还算光滑的表面上的童子*标志,以及繁体的“中华童子*”“上海梅溪营业所制”字样。

二是块圆形腰扣。其铜制表面虽已因年代久远而斑驳,但刻在上面的图案依然清晰可辨:正面是繁体字样的“童子*”“智仁勇”,以及万年青和竹子,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这两种植物寓意万古长青;反面是“梅溪营业所”“蓬莱路”的繁体字样。

放眼古玩市场,它们或许平平无奇,但对于梅溪小学来说,却是不可多得的珍宝。作为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所新式小学,梅溪小学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诸多“第一”,包括推行*事训练,要求学生“夜巡城厢”维护社会治安,以及成立学生组织——童子*。可惜的是,学校只藏有童子*的照片,一直没能收集到物证。如今哨子和腰扣的出现,弥补了这一遗憾,也有力印证了历史:前者为童子*夜间巡逻所用,后者为他们日常穿着的一部分。至于两物均刻有“梅溪营业所”,而非校名,则是因为梅溪营业所是当时办校的资金来源。

学校能得到这两件文物,多亏了前家委会成员刘占勇。年,他来到上海,在老西门做零件批发生意,通过朋友知道了梅溪小学。年,他改行做玉石雕刻和古玩打起了交道,哨子和腰扣正是他从其他收藏家手里淘到的。“我当时很激动,心想着无论如何都要搞到手。”尽管价值不菲,但刘占勇还是果断买了下来,无偿捐赠给了学校。他说,自己对梅溪有很深的情怀,他把女儿送到梅溪学习了五年,梅溪还给了孩子七彩的童年,学校的教育令他十分感动,如今他做这些事,就是为了回馈教育,希望教育者能对历史进行再挖掘,从中寻找到可以为我们今天所用的精髓,把教育做得更好。

往事重现

见到文物的那一刻,梅溪小学副校长万晓岚的第一反应是觉得很珍贵:“我们办学年了,很多东西如果当事人没有留下来,除非家里人有,否则就都找不到了,这些老人和老物件越往后越难找到。”哨子和腰扣的回归,于学校而言,是缘分,也是幸运。

从校史的角度来看,物证补充了大量信息。万晓岚想起一件趣事:以前研究童子*的照片时,看到他们的衣服上有一道横杠,大家一直以为是衣服损坏了,如今见到了实物,才知道原来是挂哨子的麻绳。顺藤摸瓜,众人还找到了梅溪童子*的创办者——*胜白。他是一名运动员,也是学校当时的体育老师,正是他率先提出要将体育和教育结合在一起,所以学校在中法战争前期就开设了体育课,对学生进行*事训练,至办校五十周年,篮球社、足球社等体育社团也已成立,这些举动都是很超前的。

由于年代久远,许多信息都无从考证,越来越多文物的出现,使“追根究底”成为可能。“我们之前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童子*的信条是‘智仁勇’,但没见过实物,现在有了腰扣就一目了然了。”万晓岚说,原先学校只有校友手写的校歌,记录准确与否无从得知,直到得到了《梅溪学校五十周年纪念刊》,发现两者内容基本吻合,这才得以印证。

文物还帮助学校理清了历史。提起梅溪小学的创始人,除了张焕纶,徐基德也功不可没。关于他的一些疑问,曾经困扰了学校很多年:徐砺卿是谁?徐葵德又是谁?他们跟徐基德有什么关系?后来看了纪念刊,才明白原来徐基德字砺卿,因为手写字迹潦草,所以“基”有时被误认为“葵”。学校还发现,徐家三代都为梅溪做过贡献:徐基德的儿子徐中行曾任校长;孙子徐百益——中国最早的广告人曾在此就读,后来还做了梅溪的老师;孙女徐宏芳是中国第一位女学生,梅溪也由此成为了我国第一所男女同校的学校。

百年校史是一座富矿,其中一些好的经验,值得后世学习、借鉴。张焕纶所写的校训歌,因其寓意深远、注重对学生的全方位培养而沿用至今。在纪念刊中,他超前的办学观念和办学方法也多有记载,这对梅溪如今的教育工作深有启发。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当时的师生关系很“雅”,老师会把自己的画作作为毕业礼物送给学生,还会在学生的照片背后题词。

众多文物中,最让万晓岚意外的当属《梅讯》,它类似于现在的优秀范文集。她曾在其中看过一篇作文,作者想象自己腾云驾雾游历欧洲,不仅去了法兰西、意大利,还见到了比萨斜塔、米开朗基罗……百年前的习作,如今读起来依然津津有味。“别看这些小朋友没离开过中国,眼界可不低啊!”她连连感叹,还把一些文章拿给学校的老师们看,大家都认为无论是用词还是语法,即使与现在的中学生相比也未必逊色。古今相通,何等奇妙。这启发了万晓岚,她想进一步研究《梅讯》,借鉴其中的做法,改变现在注重抄默的作业模式。

寻根与做人

梅溪小学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所新式小学,作为教育改革的领头羊,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四十周年校庆时,*炎培为梅溪题词:吾国教育上海发达最早,而上海教育梅溪实开其先,充分肯定了学校的历史地位。如今,梅溪小学与上海师范大学强强联手,秉持“以正启蒙守正创新”的办学理念,迈向“以‘第一’滋养‘第一’”的新征程。

新的篇章已经翻开,历史同样不容忘却。“梅溪本身历史深厚,蕴含了丰富的红色文化,所以即使是在枝繁叶茂的今天,我们也要知道根在哪里,这对梅溪的教育,包括*浦的教育,都是很有价值的。”万晓岚表示,校史研究意义重大,要让学生认识这条走了年的路,更要让他们明白未来需要继承和发扬的精神是什么,“我们的校训要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比如做人是不是和厚?懂不懂得‘国和一国强,家和一家阜’?我们希望学生能把这些话内化于心,变成他们的人生信条。”正如张焕纶所说的:千万不要仅仅做个自了汉。每代人都需要每代人的中流砥柱,每个梅溪人都应担负起家国情怀,并将梅溪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为强化校史教育,学校编写了校史读本《走进百年梅溪》,发放给学生进行学习;每周升旗仪式上,学生会齐唱国歌和校歌;如遇入学第一次评价活动、毕业典礼等重要集会,还会要求学生背诵校训。在环境布置方面,学校也花了一番心思:门厅上书写了校训和校歌,校园里放置了张焕纶雕像。学校还设立了校史室,经常组织学生和家长进去参观,并且对外开放。

未来,学校将潜心研究此次获得的文物,对校史读本进行纠错和完善,以便更好地丰富学生的校史知识、强化校史意识。新校史馆也在规划中,学校拟与上师大姚霏教授团队、张焕纶曾孙女张济顺、家长志愿者刘占勇进行合作,共同布展,并通过各种宣传,让这段辉煌的历史被更多人知道,让这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得到更多驻足。“校史是学校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我们每一个梅溪人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把它传承给学生,传承给社会上更多人,然后再通过他们继续传承下去。”万晓岚如此希望。

    

上观号作者:上海*浦

1
查看完整版本: 梅溪小学获赠两件重要文物从校史中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