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青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听文物讲故事
TUhjnbcbe - 2023/9/15 21:12: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本文来源:江西日报」

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

直口深腹圜底罐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如果在一个史前遗址中出土了陶器,哪怕只是一块陶片,我们也能够确定它是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万年仙人洞遗址出土的唯一一件直口深腹圜底罐,是目前中国乃至东亚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一件较为完整的陶器,因此,学界曾称之为“中国第一陶罐”。从它粗粝拙朴的憨态中,我们能接收到人类最早的智慧密语。那是先民越过山岗、潜入洞穴,从漫长的迁徙、神秘的隐遁和深邃的时光篝火里,第一次淬炼出的成型陶器,是原始家园发出的文明信息。现藏于国家博物馆。(本报记者张衍)

新干商代大墓

立鹿耳四足青铜甗

立鹿耳四足青铜甗通高厘米,甑口径61.2厘米,鬲口径34.1厘米。

甗分为上部大口盆形的甑与下面的鬲,两部分合为一体。甗为蒸煮器,鬲盛水,甑放置食物,在甗下引火煮水,蒸汽通过中间的箅片加热食物。

这件四足铜甗,重达78.5千克,体形巨大,气势雄浑,为迄今所见青铜甗中最大者,有“甗王”之誉。铸造工艺方面,除了耳上双鹿,整个器物一次浑铸成型。四足铜甗在商代较为少见。甗上出现了殷墟时期流行的斜角雷纹、上卷尾连体兽面纹、牛角兽面纹等纹饰,耳上加铸立鹿的特点则与新干方鼎、扁足鼎加铸动物造型的风格一致。可以推断,这件器物铸造于商代晚期,体现了当地人对中原青铜器的本土改造。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本报记者罗翠兰)

新干商代大墓

双面神人铜头像

双面神人铜头像通高53厘米,面宽14.5至22厘米,上銎长8.5厘米,下管长5.5厘米。

这件器物为一中空的扁平双面人首造型,额部宽,颌部窄,呈倒置的等腰梯形。两面均有中空的圆凸目,竖耳上部尖,肥鼻,高颧骨,张口露齿,两侧嘴角上翘,下犬齿外卷形似獠牙。头两侧各出一角。整个形象显得神秘恐怖。

与四川三星堆出土的大量凸睛青铜神面具对照,新干的神人铜头像有明显不同之处:它并非可以佩戴的面具,而是双面造型。不少学者认为,这件头像是王权的象征。青铜时代王的权威是全方位的,天圆地方的造型代表这是上天赋予的神性。头像的双面造型,则表示视界由度转为度,突破了人的视野局限,这象征着上天赋予人以神性的观察力,俗世中什么都逃不过王的眼睛,代表“法力无边”。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本报记者罗翠兰)

新干商代大墓

侧身羽人玉佩饰

侧身羽人玉佩饰高8.7厘米,背脊厚1.4厘米,三环通长4.6厘米,呈枣红色,采用圆雕成型,浮雕与镂雕工艺相结合,羽人造型,顶冠高耸,嘴巴喙状,腰背羽翼,屈臂蹲坐。该玉器令人惊叹之处在于凭借专用的掏雕工具,将羽人后面多余的玉料掏出了形状大小几乎相同、又灵活自如、没有丝毫缝隙的三个环状相扣的活链。活链不仅利于佩挂,而且小料巧作大器。这是一件用于佩挂的青田玉饰,它包含“羽化登仙”“沟通神灵”的思想,代表了古人的生死观。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本报记者罗翠兰)

新干商代大墓

伏鸟双尾虎

伏鸟双尾虎通长53.5厘米,通高25.5厘米,体宽13厘米。

这件器物的器型像虎尊,但腹底不连,内空,张口,左右各露一獠牙。老虎造型怒目圆睁,虎视眈眈,作半起欲奔之势。硕大的虎背上伏卧一只小鸟,神态安闲,不惊不惧。虎不惊鸟,鸟不惧虎,充满一种诡谲神秘之美。

新干大洋洲商墓出土的不少器物上都有虎的装饰,且风格基本一致,多为突出位置的高浮雕虎纹或圆雕老虎,构成新干青铜文化的主要特色。一些学者据此推测,虎可能是墓主人家族的崇拜对象或与其家族历史及传说有一定关系,并将其与商代长江流域的重要方国——虎方联系起来。虎与鸟的结合器虽南北方均有发现(如安阳殷墟出土的妇好觥也是前为虎、后为鸟),但此虎的双尾造型却前所未见。此物被认为是虎方国的形象标识。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本报记者罗翠兰)

南昌汉代海昏侯墓

马蹄金

海昏侯墓中出土的金器共件,总重量达公斤。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汉墓出土金器最集中、数量最多的一次,超过其他所有汉墓出土*金数量的总和。马蹄金、麟趾金是其中的一个大类。这批金器是汉武盛世的缩影,也是西汉是一个“多金王朝”的实证。

金器为何要做成马蹄、麟趾形状?相传汉武帝祭天时看到三种祥瑞,即纯白的麒麟、金马,在泰山又出现了*金,于是将*金做成马蹄、麟趾状,赏赐给有功之臣和诸侯王。刘贺的父亲刘髆是汉武帝喜爱的儿子,所以赏赐颇丰。刘髆将这些赏赐自然传给了刘贺。最后海昏侯国除国,刘贺的家人全部成了平民,他们不能使用只有王侯才能使用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将其埋进刘贺墓,想让他在死后也过上王侯的生活,即“事死如事生”。现藏于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本报记者钟兴旺)

南昌汉代海昏侯墓

昌邑籍田铜鼎

昌邑籍田铜鼎代表了西汉特别是汉武帝时代对农业的重视。西汉初期采用休养生息*策,提倡*老之学,社会重商轻农,国家粮食储备不足。“仓廪实而知礼节”,汉文帝采纳了贾谊的建议,下定决心重视农业,于是亲自下田耕作,这就是“籍田”。上行下效,汉文帝带动了所有的诸侯王下田耕作,每年开春都要举行籍田礼。在铜鼎上铸刻“籍田”字样铭文,以示对农耕的重视。昌邑籍田铜鼎便是昌邑王刘髆所用器物,后来刘贺将其带到了豫章海昏侯国。正是因为全国上下对农业的重视,在汉武帝时期,粮食储备极为丰富,给汉武盛世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此鼎现藏于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本报记者钟兴旺)

南昌汉代海昏侯墓

孔子像屏风

孔子像衣镜,其实是一个双折式屏风,由两折组成,其中一块绘有孔子及颜回、子路等5名弟子像,背面是一面镜子。另外一块,一面绘有孔子两名弟子曾子、子张像,背面有用红漆所写的隶书“衣镜赋”,对衣镜的功能及图案内容进行了描述,下面还绘有“钟子听琴图”。

西汉人在榻上会友交谈,屏风就立在榻旁。刘贺在榻上可以天天与孔子及弟子“见面”,时时照镜子正衣冠。这幅孔子像,是目前我们看到的最早的孔子画像,也是当时正统、权威的孔子标准像。

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建议,把儒家思想作为治理国家的哲学思想。这扇孔子像屏风,实际上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体现。现藏于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

(本报记者钟兴旺)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

青花地锥白龙凤纹梅瓶

年7月,在景德镇御窑厂遗址西南侧(东司岭西约20米处),挖地基时发现明永乐瓷片堆积,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对这一堆积作了清理,发掘出土的永乐瓷片有青花、釉里红、白釉、黑釉等品种,明永乐青花地锥白龙凤纹梅瓶碎片即出土于此。

过去常见宝石蓝地饰红、白花纹,而以青花作地为永乐首见。该件文物口径8.5厘米,高43.6厘米,堪称孤品,是御窑厂遗址出土的众多瓷器中最“碎”的一件,由块青花瓷片经一年时间拼对、修复而成。其外壁以青花为地,以留白与锥拱相结合,腹部饰青花地刻白龙、白凤纹,展翅凤纹舒展优美,底部刻白海潮纹,整体器型工艺精巧、制作难度大,有极高的文物价值。现藏于景德镇御窑博物馆。(本报记者毛江凡)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

素三彩鸭形香熏

素三彩鸭形香熏通高25.3厘米,熏分上下两截,腹内中空,以子口相合。鸭头、腹、尾部饰墨绿色低温铅釉,喙、足饰*色铅釉,头、腹侧部涂土*釉,翅及背羽锥刻处填孔雀绿釉。鸭足与中空的方形器座相连,器座底部书“大明成化年制”款。该器腹部合缝处子口上分布均匀的六个小孔的设计最为精绝,它巧妙地利用了景德镇高温瓷器子口的不可能完全密闭性特点,通过六个孔与子口的缝隙,与鸭头中空相通,从而起到烟囱作用。

明成化瓷器造型多俊秀端庄,体多小巧轻薄,以小件居多,而大件罕见。斗彩人物纹小杯、鸡缸杯、葡萄纹小碟等均为成化官窑代表作。这件素三彩鸭形香熏为成化官窑中罕见的精品。现藏于景德镇御窑博物馆。(本报记者毛江凡)

(文物图片由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1
查看完整版本: 听文物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