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青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家在钱塘丨桐庐钟氏大屋以聚居的名义传承
TUhjnbcbe - 2023/9/12 21:14:00

编者按:你也许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对这片土地充满了眷恋;你也许是来此打拼的新杭州人,对这个城市充满了好奇。你可能已经对西湖如数家珍,但杭州城乡的这些历史建筑你可能并不熟悉。浙江新闻客户端杭州频道携手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文物处开设专栏《家在钱塘》,为你讲述这些文物建筑背后的故事。

山岭绵延,林木苍翠,溪流自峭壁悬崖之上飞泻坠落,随山势蜿蜒。幽谷鸣鸟,谷中植被茂盛,桐庐引坑村就静静地隐匿在这样的天地之中。人们肯定想象不到这里竟然还有一座占地近一万平方米的古建筑,它就是桐庐县现存唯一一座家族聚居型民居——钟氏大屋。

说起钟氏大屋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据《义门钟氏宗谱》记载,新合乡钟姓一族始出东汉颖川长社(今河南许昌),始祖钟皓。

对于钟氏迁居的时间,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后代孙钟珊于唐昭宗龙纪元年()自镇江丹阳迁居新合,繁衍生息。二是钟珊后人钟厚(—)因在“澶渊之战”中为救宋真宗而战死沙场,仁宗朝被追封为“忠救王”。钟厚后代孙钟可谅于明万历四十年()引本房子孙迁居引坑创业繁衍。不管是哪一个版本,可以确定的是,钟氏一族很早就在新合聚居。

引坑村虽地处偏僻,但位于富阳、桐庐、浦江三县交界处,自古以来都是交通要道。要塞之地从来多纷争,引坑村也难逃同样的命运,这里盗匪猖獗,兵灾频繁,引坑的老村就是这样毁于明代的倭寇之乱和兵家纷争之中。

面对当时较为严酷的自然环境,钟氏家族制定了“聚族而村”的规划。一座大屋,千百子弟,为着一个信念和目标,他们生生不息。

大屋始建于清嘉庆间,以后逐步扩建,在建筑两侧扩建,举全族之力建厅堂,造居室,厅堂在中,居室在侧。直至光绪间才形成现在规模的建筑群。

钟氏大屋据山而建,东临壶源溪,西背望燕山,南傍引坑溪,北靠大山湾。整座大屋坐西朝东,平面成矩形,由五列平行的二层楼房组成。通面阔67米,通进深97米,有多间房,占地面积平方米。

在钟氏大屋的中轴线上,共有五进门厅,一进门厅,二进花厅,三进三星堂,四进承起堂,五进承德堂,这些是核心区域。两翼为二排数十间面向厅堂的居住楼房,外围布局有百忍堂、余庆堂、启翼堂作围护,这些建筑互依互通,布局严密。它们在时光的变迁中,依然静静地矗立着,像位忠实的长者,默默守护着自己的子民。

走近钟氏大屋,首先扑入眼帘的是圆形拱门,门顶上写着“万里风云”四个大字,墙头长满青苔,似在无声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老屋是安静的,与周围的环境浑然一体。一进门厅由石框做门,石板为门额,上刻有“鸿飞鹤舞”四个大字。跨过门槛,可见两边的厢房,阳光从高高的天井中穿过,照耀在地上,使得院子在古朴中愈见苍翠。

二进是花厅,三开间,重檐。花厅两侧为长廊和厢楼,厢楼短短的几阶楼梯上,依然是紧掩的楼门。梁上牛腿斗拱,装饰华丽。天井内的那一口圆形水井,在井盖重重的掩饰下,寂寂地兀自矗立着,任由光阴流转变迁。

继续往里走,是三进三星堂。外厅中楹面对“三星堂”,刻着九狮同珠,谐间内含“九世同居”之义;右楹刻着松鹿,内含“送禄”之义;左楹刻着蜂猴,内容“封候”之义。

当节日降临的时候,三星堂里总会热闹非凡,一起聚居在这里的人们,便开始一起忙碌,节庆气氛特别浓厚。

进入四进承起堂,仿佛进入另一片天地。因为中间的大门,所以感觉四进的院落特别深,颇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之感,院子两边载着的几簇万年青,像是静静守候着属于老屋的光阴。

五进承德堂,这里的雕刻相对简单,中轴线上的五进厅堂屋,为家庭集体活动时所使用。厅堂左右两侧各有一条东西向90余米的长廊。长廊的两侧依然是厢楼,现存余间房屋。

好房子,自己会说话。你瞧,在钟氏大屋的雕刻中,内容大多是吉祥福禄图案及传统故事,花卉鸟兽、亭台楼阁、舟马器皿,城楼宫宅,无不因势象形,各具神态。这些精美的雕饰,似乎向我们在传达这样一种讯息:勤俭能持家,家和万事兴。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物,正是在勤劳勇敢的钟氏家族的努力下,钟氏大屋内,出了许多的知名人物。道光九年(年),钟氏族人连出三名贡生。为示庆祝,又在承德堂前建了三星堂、花厅及两侧厢楼和门厅,全部用五进长廊连接起来。

一幢大屋,就像是一棵大树,是在不断地收获中慢慢粗壮起来的。从最初为了安全与生存的需要,到最后勤劳善良的钟氏族人,终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富裕的生活,这一切不都是与大屋息息相关吗?人与建筑,很多时候是相互通融的。

历经百余年的奋斗,在钟氏大屋形成规模后,钟氏族人便开始鼓励耕读,而这一切,都由族中统一计划、管理和资助。正是由于这种合一族之力创业的理念和由此而形成的人文力量,使得引坑村在短短的百余年间形成。全村人集居于大屋之中,虽也有贫富,富者在大屋中拥有小四合院,但穷者也能拥有一楼一底的房间。如果无钱支付,也可以用代工的方式慢慢归还族中。

几百户人家聚居在一起,人们的衣食住行往往相互照应,人们的喜怒哀乐往往同受同承。这种对家族迁徙、创业的历史记忆和理念,在引坑村的形成中起了主导作用。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钟氏族人已另外择地建房,但至今仍有余钟氏后裔们居住在大屋的四周,她们与大屋为生,见证着大屋的变迁。

如今这座大屋,开放与包容并蓄,在时光的河流中依然熠熠生辉。逢年过节,钟氏家族的族人们,还会聚集在大屋内,举行各种重大的活动,祭祀、婚庆等,让这座老屋依然焕发出新的活力。

3年1月,桐庐县人民*府公布钟氏大屋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年7月,浙江省人民*府公布以钟氏大屋为核心主体的引坑村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

一幢房,就是一座城。

历史的河流总是在洗洗刷刷中,会筛去城里许多的人事和风物,然而总有些什么还是会留下来的。譬如那些古建筑,还有伴随着古屋而生的建筑物语——那种将人文内蕴隐含在建筑中的愿景,会伴随着光阴的流转打磨,在历史岁月中愈见风致。

以聚居的名义求生存,以勤劳的方式谋发展,用匠心独运缔造属于自己的辉煌,或许,这便是钟氏大屋给后人的启示与影响吧。

每期小问:钟氏大屋共有几进?

01、三进

02、四进

03、五进

本期福利:点击下方“我要报名”按钮,输入正确答案的序号,并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我们会从回答正确的读者中,随机选出幸运读者,送出由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文物处提供的精美礼品一份。

本期奖品:

我们将在下一期末尾公布幸运读者名单,敬请

1
查看完整版本: 家在钱塘丨桐庐钟氏大屋以聚居的名义传承